成语 |
解释 |
歌功颂德 |
颂扬功绩和德行。现多含阿谀奉承的意思。功:功绩。德:德行。 |
烽火连年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
不二法门 |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
当仁不让 |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落落寡合 |
落落:孤独的样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单单;很难合群。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