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抒胸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出处明·胡震亨《唐音癸签》第十回:“杜公七律,正以其负力之大,寄悰之深,能直抒胸臆,广酬事物之变而无碍。”
例子古诗章节未谐,尤多趁韵;然直抒胸臆,语皆有物。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卷中
基础信息
拼音zhí shū xiōng yì
注音ㄓˊ ㄕㄨ ㄒㄩㄥ 一ˋ
繁体直抒胷臆
感情直抒胸臆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直吐胸怀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畏首畏尾(意思解释)
- 挑三拣四(意思解释)
- 没颠没倒(意思解释)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偶语弃市(意思解释)
- 狂风暴雨(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