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均力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
出处《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
例子《宣和书谱·行书·虞世南》:“当时与欧阳询皆以书称,议者以谓欧之与虞智均力敌。”
基础信息
拼音zhì jūn lì dí
注音ㄓˋ ㄐㄨㄣ ㄌ一ˋ ㄉ一ˊ
繁体智均力敵
感情智均力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又红又专(意思解释)
- 荒淫无耻(意思解释)
- 男女授受不亲(意思解释)
- 寸步不离(意思解释)
- 时易世变(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腾声飞实(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释)
- 顾影自怜(意思解释)
- 绝路逢生(意思解释)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释)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释)
- 花天酒地(意思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