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反求诸己 |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
逸游自恣 |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反面无情 |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奇货可居 |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凤友鸾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