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学以致用 |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
算无遗策 |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杀鸡取卵 |
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经纬天下 |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慢条斯理 |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