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木本水源 |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此一时彼一时 |
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
壮气吞牛 |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
是非口舌 |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
歇斯底里 |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恶衣恶食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陈言务去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经纬天下 |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闭关自守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鲜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