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鸣锣开道 |
鸣锣:敲锣。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
逍遥法外 |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
迷而不反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
星霜屡移 |
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无妄之灾 |
无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牵连。 |
恶衣恶食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漏洞百出 |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现次数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说话、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毁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