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目迷五色 |
迷:迷乱;五色:指各种颜色。眼睛被五彩缤纷的事物所迷惑。形容色彩纷呈;使人眼花缭乱;也形容事物错综复杂;辨不清本质所在。 |
天经地义 |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
彬彬有礼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空谷传声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顾影弄姿 |
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魂飞天外 |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形容惊恐到极点。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忠果正直 |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