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夷制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例子鲁迅《伪自由书 以夷制夷》:“我还记得,当去年中国有许多人,一味哭诉国联的时候,日本的报纸上往往加以讥笑,说这是中国祖传的以夷制夷的老手段。”
基础信息
拼音yǐ yí zhì yí
注音一ˇ 一ˊ ㄓˋ 一ˊ
正音“夷”,不能读作“yì”。
感情以夷制夷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定语;含褒义。
辨形“制”,不能写作“治”。
近义词以夷伐夷、以夷治夷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素昧平生(意思解释)
- 囊萤映雪(意思解释)
- 妇人醇酒(意思解释)
- 首身分离(意思解释)
- 沟满壕平(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三三两两(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