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咎责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引咎自责”。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
例子《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虽古人有引咎责躬,因灾致惧,亦无以过此也。”
基础信息
拼音yǐn jiù zé gōng
注音一ㄣˇ ㄐ一ㄡˋ ㄗㄜˊ ㄍㄨㄥ
繁体引咎責躳
感情引咎责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势不可当(意思解释)
- 疾如旋踵(意思解释)
- 聋者之歌(意思解释)
- 色飞眉舞(意思解释)
- 一拥而上(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意思解释)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刀光剑影(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