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亭亭玉立 |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
说一不二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压岁钱 |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 |
如法炮制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惊心动魄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脸黄肌瘦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
缘:缘分。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聚不到一块。 |
无所用心 |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
一目十行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