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事外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①谓犯法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坏事或与坏事有牵连的人不受追查。②谓置身事外,毫不关心。
出处清·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首祸正凶,逍遥事外。”鲁迅《花边文学·女人未必多说谎》:“关于杨妃,禄山之乱以后的文人就都撒着大谎,玄宗逍遥事外,倒说是许多坏事情都由她。”
例子……但理论家或批评家是同有指导、评论、商量的责任的,不能只斥他交代未清之后,便可逍遥事外。鲁迅《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
基础信息
拼音xiāo yáo shì wài
注音ㄒ一ㄠ 一ㄠˊ ㄕˋ ㄨㄞˋ
繁体逍遙事外
感情逍遥事外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逍遥法外
英语be at large(get off scot-fre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仗势欺人(意思解释)
- 轮扁斫轮(意思解释)
- 河鱼腹疾(意思解释)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释)
- 空谷传声(意思解释)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