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倾家荡产 |
倾:倒出;荡:弄光。把全部家产都弄光了。 |
此一时彼一时 |
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
释车下走 |
释:放下,放开。下车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静。 |
背腹受敌 |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
晕头转向 |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存而不议 |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