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武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法》:“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例子唐太宗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辉煌的成就。
基础信息
拼音wén zhì wǔ gōng
注音ㄨㄣˊ ㄓˋ ㄨˇ ㄍㄨㄥ
感情文治武功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用于用兵打仗。
辨形“功”,不能写作“工”。
近义词太平盛世、经国济世
反义词兵荒马乱、文恬武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可胜举(意思解释)
- 死脑瓜骨(意思解释)
- 一无所有(意思解释)
- 炒鱿鱼(意思解释)
- 挺身而出(意思解释)
- 艺高人胆大(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意思解释)
- 沟满壕平(意思解释)
- 说雨谈云(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骨肉离散(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亲上成亲(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古往今来(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手不释书(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哀兵必胜(意思解释)
- 无所畏惧(意思解释)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