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国中之国 |
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超俗绝世 |
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普天同庆 |
普:普遍;天:天下;庆:庆贺。普天下共同庆祝。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凤毛麟角 |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
兢兢战战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永垂不朽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难看。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