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缄其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嘴上贴了三次封条。形容言语非常谨慎;或不开口。缄:封;闭。
出处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例子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三缄其口。(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
注音ㄙㄢ ㄐ一ㄢ ㄑ一ˊ ㄎㄡˇ
繁体三緘其口
正音“缄”,不能读作“xián”。
感情三缄其口是中性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对事保密程度。
辨形“缄”,不能写作“钳”。
近义词守口如瓶、缄口不言、默不做声
反义词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英语speak with caution(absolute refusal to talk with one's mouth sealed more than onc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十全十美(意思解释)
- 迷而不反(意思解释)
- 心灰意懒(意思解释)
- 高耸入云(意思解释)
- 食不充口(意思解释)
- 节用裕民(意思解释)
- 多才多艺(意思解释)
- 引鬼上门(意思解释)
- 恶衣恶食(意思解释)
- 想望丰采(意思解释)
- 意气风发(意思解释)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释)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释)
- 扬幡擂鼓(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释)
- 临危受命(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喜新厌旧(意思解释)
- 贫贱不能移(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过而能改(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