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挺身而出 |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
易子而教 |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
歇斯底里 |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哀而不伤 |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
杜绝言路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铺天盖地 |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精兵强将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
头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
死胡同 |
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比喻绝境、绝路。 |
一弹指顷 |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
留恋不舍 |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