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星霜屡移 |
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 |
自力更生 |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铺天盖地 |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
囊萤照雪 |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形影相吊 |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吊:慰问。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