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干城之将 |
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指保卫国家的大将。 |
进种善群 |
谓提高民族素质。 |
及时应令 |
与季节时令相适应。 |
着手回春 |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
鹤立鸡群 |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
打肿脸充胖子 |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处实效功 |
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
故步不离 |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促膝谈心 |
促:挨近;促膝:膝盖挨近膝盖。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