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例子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晋书 向秀传》
基础信息
拼音jī shān zhī zhì
注音ㄐ一 ㄕㄢ ㄓ ㄓˋ
感情箕山之志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近义词箕山之节、箕山之操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苦中作乐(意思解释)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意思解释)
- 体恤入微(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故步不离(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雨散风流(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手不释书(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 色厉内荏(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饿殍满道(意思解释)
- 慢条斯理(意思解释)
- 无恶不作(意思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