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刚正不阿 |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
当仁不让 |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夷为平地 |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穷愁潦倒 |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
光怪陆离 |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
绝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
腹心相照 |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烟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