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耳骇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须臾,云晦雷发,惊耳骇目。”
例子又‘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天仗森森练雪拟,身骑骏马白鹰臂’,斯并惊耳骇目。唐·殷璠《河岳英灵集·王昌龄》
基础信息
拼音jīng ěr hài mù
注音ㄐ一ㄥ ㄦˇ ㄏㄞˋ ㄇㄨˋ
繁体驚耳駭目
感情惊耳骇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惊见骇闻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语重情深(意思解释)
-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意思解释)
- 用心竭力(意思解释)
- 莫衷一是(意思解释)
- 门当户对(意思解释)
- 穷乡僻壤(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坏法乱纪(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铺天盖地(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悲不自胜(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解释)
- 五花八门(意思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