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浪迹江湖 |
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着手回春 |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
难以置信 |
不容易相信。 |
当仁不让 |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
晓以大义 |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
处实效功 |
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没里没外 |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
寿元无量 |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西学东渐 |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