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蹇匪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蹇,通“謇”。指为君国而忠直谏诤。亦作“蹇谔匪躬”。
出处《易 蹇》:“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例子违令犯颜,蹇蹇匪躬者,安上之民翰也。晋葛洪《抱朴子·臣节》
基础信息
拼音jiǎn jiǎn fěi gōng
注音ㄐ一ㄢˇ ㄐ一ㄢˇ ㄈㄟˇ ㄍㄨㄥ
繁体蹇蹇匪躳
感情蹇蹇匪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敢说话的人。
近义词蹇谔匪躬、蹇之匪躬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水至清则无鱼(意思解释)
- 聋者之歌(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金光闪闪(意思解释)
- 自己人(意思解释)
- 结党营私(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释)
- 屈指一算(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临危受命(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金玉满堂(意思解释)
- 群山四应(意思解释)
- 抗尘走俗(意思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