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高屋建瓴 |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兴前业。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风流才子 |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举足轻重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师严道尊 |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蛮不讲理 |
蛮:野蛮;粗暴。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
罪魁祸首 |
作恶犯罪的头子(魁、首:头目)。指坏事的根子。 |
骈拇枝指 |
骈母:脚上的拇指与第二趾合成一趾;枝指:手上大拇指帝多生一指。比喻多余的、无用的东西。 |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
移:迁移。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
顾影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及时雨 |
指庄稼正需要雨水时下的雨。比喻适时的帮助。 |
举一废百 |
举:提出;废:弃。提出一点,废弃许多。指认识片面。 |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
切肤之痛 |
切肤:切身。指与自身关系密切。比喻亲自感觉的痛苦。 |
中馈之思 |
中馈:指妇女在家主持饮食之事,引申为妻室。指思念有个主持家务的妻子。 |
六合之内 |
六合:天地及东南西北。指天下。 |
咬牙切齿 |
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愤恨或发狠到极点的神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