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罪引慝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引咎自责。
出处《书·大禹谟》:“[舜]负罪引慝,祇载见瞽螋。”蔡沈集传:“负罪,自负其罪,不敢以为父母之罪;引慝,自引其慝,不敢以为父母之慝也。”
例子负罪引慝,思古无訧,际人伦之穷者,何厚于自责也?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
基础信息
拼音fù zuì yǐn tè
注音ㄈㄨˋ ㄗㄨㄟˋ 一ㄣˇ ㄊㄜˋ
繁体負辠引慝
感情负罪引慝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引咎自责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枉尺直寻(意思解释)
- 天旋地转(意思解释)
- 疚心疾首(意思解释)
- 斗方名士(意思解释)
- 靡所底止(意思解释)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释)
- 赶尽杀绝(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当机立断(意思解释)
- 年少无知(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息息相关(意思解释)
- 一棍子打死(意思解释)
- 背义忘恩(意思解释)
- 足履实地(意思解释)
- 貌合神离(意思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