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颜进谏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出处《旧唐书·魏征传》:“征状貌不逾中人,而素有胆智,每犯颜进谏,虽逢王赫斯怒,神色不移。”
基础信息
拼音fàn yán jìn jiàn
注音ㄈㄢˋ 一ㄢˊ ㄐ一ㄣˋ ㄐ一ㄢˋ
繁体犯顔進諫
感情犯颜进谏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敢于说真话。
近义词犯颜苦谏、犯颜极谏、犯颜敢谏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干干脆脆(意思解释)
- 褒善贬恶(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源源不断(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反戈一击(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湖海飘零(意思解释)
- 声色狗马(意思解释)
- 一网打尽(意思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