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喜笑颜开 |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
失魂丧胆 |
形容极度恐慌。 |
先声夺人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将功补过 |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
劳民伤财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角巾素服 |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