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足而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有所畏惧,不敢正立。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
例子他吓得侧足而立
基础信息
拼音cè zú ér lì
注音ㄘㄜˋ ㄗㄨˊ ㄦˊ ㄌ一ˋ
繁体側足而立
感情侧足而立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人敬畏或惧怕。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离题万里(意思解释)
- 圆颅方趾(意思解释)
- 鹰击长空(意思解释)
- 夸大其词(意思解释)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释)
- 和风细雨(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悲不自胜(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