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苴竿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
基础信息
拼音bāo jū gān dú
注音ㄅㄠ ㄐㄨ ㄍㄢ ㄉㄨˊ
繁体苞苴竿牘
感情苞苴竿牍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指走后门。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遏恶扬善(意思解释)
- 一无所有(意思解释)
- 万众一心(意思解释)
- 故家乔木(意思解释)
- 严阵以待(意思解释)
- 满山遍野(意思解释)
- 费尽心机(意思解释)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空谷传声(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胆大心小(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