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以权谋私 |
以:凭借;权:权力;权势;谋:谋求;谋取;私:私利。凭着权利谋取私利。 |
草菅人命 |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运筹帷幄 |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
赤胆忠心 |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腹心相照 |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