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而待毙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
出处语出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例子今城守虽有馀,然外无援兵,粮食将尽,岂可坐而待毙。《元史 王义传》
基础信息
拼音zuò ér dài bì
注音ㄗㄨㄛˋ ㄦˊ ㄉㄞˋ ㄅ一ˋ
繁体坐而待斃
感情坐而待毙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等死。
近义词坐以待毙、坐而待弊、坐以待亡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喜笑颜开(意思解释)
- 冷若冰霜(意思解释)
- 同病相怜(意思解释)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释)
- 断断续续(意思解释)
- 安安静静(意思解释)
- 天之骄子(意思解释)
- 皮开肉绽(意思解释)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释)
- 玉卮无当(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离弦走板(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