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方刚

词语解释
血气方刚[ xuè qì fāng gāng ]
⒈ 形容年青气盛,感情易于冲动。
例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论语·季氏》
英full of sap;
引证解释
⒈ 谓年轻人精力正旺盛。
引《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鬭。”
刘宝楠 正义:“壮谓气力方当刚强,喜於争鬭。”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一折:“他终则是寒门卿相,正青春血气方刚,拥虹蜺气吐三千丈。”
闻一多 《可怕的冷静》:“最可虑的是不通世故而血气方刚的青年,面对这种事实,又将作何感想?”
亦作“血气方盛”、“血气方壮”。 《后汉书·杨终传》:“黄门郎年幼,血气方盛,既无 长君 退让之风,而要结轻狡无行之客。”
南朝 梁 沉约 《忏悔文》:“又追寻少年,血气方壮,习累所缠,事难排豁。”
《新唐书·张嘉贞传》:“昔 马周 起徒步,謁人主,血气方壮, 太宗 用之,能尽其才,甫五十而没。”
国语辞典
血气方刚[ xuè qì fāng gāng (又音)xiě qì fāng gāng ]
⒈ 语出形容年轻人精力旺盛,易于冲动。也作「气血方刚」、「血气方壮」、「血气方盛」。
引《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三国演义·第六二回》:「吾闻泠苞、邓贤乃蜀中名将,血气方刚。恐老将军近他不得,岂不误了主公大事?」
分字解释

※ "血气方刚"的意思解释、血气方刚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血气方刚的造句
1., 我怕他血气方刚,按捺不住冲动就糟糕了。
2.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 我怕他血气方刚,按捺不住冲动就糟糕了。
4.彼等荡儿实似狂妄自大之顽童,喜议论喧嚣,用语费解,且口出不逊。每闻其暴躁与寡廉鲜耻之话语187,顿感愤慨。虽能以血气方刚勉强为之开脱,但如此无礼实难以忍受。
5.父亲告诫儿子说,你血气方刚,凡事要忍耐,切勿跟人处处冲突。
6.血气方刚,风华正茂,心已不羁,天堑变通途!
7.噢,他是一个血气方刚的游荡子弟,他将来总得有一个立身之道的,这一点你们相信好了。
8.彼等荡儿实似狂妄自大之顽童,喜议论喧嚣,用语费解,且口出不逊。每闻其暴躁与寡廉鲜耻之话语187,顿感愤慨。虽能以血气方刚勉强为之开脱,但如此无礼实难以忍受。
9.他们不怕死,什么都不怕,他们只不过是群血气方刚的孩子,既不能了解生存的可贵,也不能了解死的恐惧。
10.那群帮腔的也一起跟在后面:有血气方刚的,顽劣的,赖债的,庸医,还有一本正经的布卢姆。大家分别攥着帽子?木手杖比尔博剑295巴拿马帽和剑鞘采尔马特登山杖296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