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得

词语解释
相得[ xiāng dé ]
⒈ 互相投合,相处得很好。
例与公甚相得。——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英get along well; be congenial;
引证解释
⒈ 相配;相称。
引《易·繫辞上》:“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韩康伯 注:“天地之数各五,五数相配,以合成金、木、水、火、土。”
《礼记·王制》:“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
孙希旦 集解:“地也,邑也,民居也,三者大小众寡必将相称。”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以此见天之数,人之形,官之制,相参相得也。”
⒉ 彼此投合。
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得驩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徐公 接见了,见他会説会笑,颇觉相得。”
邹韬奋 《萍踪寄语》六十:“他是我这次在船上最相得的朋友之一。”
⒊ 互相联络。
引《墨子·备梯》:“以白衣为服,以号相得,若此,则云梯之攻败矣。”
⒋ 会合。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漳水》:“清漳 又东南,与 轑水 相得。”
国语辞典
相得[ xiāng dé ]
⒈ 契合、投机。
引《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驩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儒林外史·第二〇回》:「若遇清风明月的时节,便同他在前面天井里谈说古今的事务,甚是相得。」
⒉ 相称。
引《易经·系辞上》:「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礼记·王制》:「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
分字解释

※ "相得"的意思解释、相得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相得的造句
1.他们在构筑经典力学的巍峨大厦时,成功地使数学与实验、假设与验证、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诸方法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2.从外表上看,猫咪体态修长、毛色鲜亮,走起路来七平八稳,穿梭于橱窗之间,显得十分优雅,与该店的服饰风格相得益彰。
3.模糊的平面色块和挥洒的用笔相得益彰,在滋润中产生宁静、谧的氛围。共3页:123下一页。
4.他擅长写像新月一样柔美的诗,她擅长勾勒雨丝一样细腻的画,他们若是合作一幅古诗配画,那真是相得益彰啊!
5.饼干和咖啡两者合并,是相得益彰。
6.能让群众乐山爱水恋乡,宜居宜业相得益彰。
7.这篇文章使他名噪一时,但他的高傲令读者忍无可忍,只是这种嚣张的气焰与文章的风格恰恰相得益彰。
8.如何结合传统与时尚,发挥相得益彰的效果,是他坚不放弃的创作原则。
9.他为人处世八面玲珑,这是因为他懂得一张一弛,相得益彰的道理。
10.北京的新老建筑和谐衬托,相得益彰,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