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敌

词语解释
抗敌[ kàng dí ]
⒈ 对抗;对等。抗击来犯之敌。
引证解释
⒈ 对抗;对等。
引《魏书·薛谨传》:“谨 所治与 屈丐 连接,结士抗敌,甚有威惠。”
旧题 南朝 宋 刘质 《近异录》:“他家童稚或与争忿,则六臂齐举奋击,莫能抗敌。”
《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七年》:“虏使之来,受而弗答。以为大明临御,国富兵强,抗敌之礼,何惮而为之,何求而行之!”
⒉ 抗击来犯之敌。
引《新唐书·回鹘传上》:“回鶻 盛彊,北边空虚,一为风尘,则弱卒非抗敌之夫,孤城为不守之地。”
元 杨载 《送张仲实之宜兴》诗:“兵威终抗敌,人力可回天。”
国语辞典
抗敌[ kàng dí ]
⒈ 对抗敌人。
例如:「伯父正在叙述他当年英勇抗敌的事迹。」
分字解释

※ "抗敌"的意思解释、抗敌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抗敌的造句
1.抗战时期,前方将士奋勇抗敌,可国民党的官僚却在后方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2.听他说,有一次执行抗敌任务的时候,由于队伍已经到了枪梁弹尽的程度,他竟凭着自创的搏击体术徒手空拳干掉了十几个日本*子,此举被他所在的部队一时传为佳话。
3.责任是地久天长的承诺;责任是力能抗敌的气概;责任是视死如归的意志;你不想背负的却又不得不背负的就是责任。
4., 广州人民义愤填膺,三元里一带103个乡的百姓自发组织“平英团”保卫家乡,在三元古庙誓师抗敌。
5.沈品生当即到葫芦岛,寻求定海县国民兵团抗敌自卫第四大队的缪凯运的帮助。
6.在战争中,有的人在前线冒死抗敌,也有的人在后方醉生梦死。
7.在战争中,有的人在前线冒死抗敌,也有的人在后方醉生梦死。
8.抗战时期,前方将士奋勇抗敌,可国民党的官僚却在后方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9.被称为羊不是一件光彩的事,羊是胆怯无助的动物,它们既不灵巧又跑得不快,若没有牧羊人在身旁,它们必无法抵抗敌人。
10.好了,特罗素秘书,拟一份通告,让全城16到40岁的男性都做好抵抗敌人的准备,同时再发一份安民告示,稳定一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