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

词语解释
公文[ gōng wén ]
⒈ 政府机关或官员处理公务往来的文件。
例下了一纸公文。
英official document;
引证解释
⒈ 处理或联系公务的文件。
引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苞苴盈於门庭,聘问交於道路,书记繁於公文,私务众於官事。”
《三国志·魏志·赵俨传》:“輒白 曹公,公文下郡,绵绢悉以还民。”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径来 湖南 潭州府,下了公文,同来寻 崔寧 和 秀秀。”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内高声禀介﹞ 湖广 宣抚使衙门,有公文投进。”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六章:“‘昨黑夜堡里来了公文。’ 二木匠 站在坡上说。”
⒉ 复姓。 春秋 时有 公文氏。见《左传·哀公十四年》。
国语辞典
公文[ gōng wén ]
⒈ 处理或联系公务的文书。
引《儒林外史·第四〇回》:「萧云仙看了邸抄,接了上司行来的公文,只得打点收拾行李,回成都府。」
近公牍 公函
反私函 私信
英语document
德语Akte, öffentliches Dokument, Dokument (S), Antragsschreiben (S), Diplom, Urkunde (S), dokumentarisch (Adj), Gongwen (Eig, Fam)
法语document officiel, écrit officiel
分字解释

※ "公文"的意思解释、公文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公文的造句
1.公文写作蕴含着丰厚的审美品格,它以阳刚为经,以阴柔为纬,呈现出刚柔相济、气势雄浑、文质彬彬的和谐美。
2.第二一大早,静悄悄的县委办公大楼走道里,杜少华一手提着硕大的真皮公文包,一只手高高地攥着手机,整个大楼似乎都回荡着他爽朗而愉快的谈笑声。
3.陈老伦背着一个公文袋,翻山越岭来到七涧桥,没有费事就找到了鞠家。
4.在战局转危为安,第二师团就歼在即的大背景下,早就呈了上去,却一直没回音的晋任其为陆军二级的上将的公文,也被‘龙颜大悦’的最高当局亲笔批了下来。
5.一天早上,爸爸和往常一样,津津有味地吃了早饭,掏出手帕擦了擦那副宽边眼镜,拎起公文包,精神抖擞地上班去了。
6.其后国防开发局又拿出几套与国内外大公司合作提出的方案,但都在漫长的“公文旅行”中不了了之。
7.你匆匆忙忙的将一些东西放进了公文包,一旦被捉到,你知道一旦被抓到后果不堪设想。
8.多数公务员担心留下不法把柄,因此对于白纸写黑字公文书,一定是字斟句酌,而会议时发言就没那么谨慎。
9.秋天的早晨是热闹的,一群群天真活泼的小学生蹦蹦跳跳地背着书包上学去了。爸爸妈妈也提着公文包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最清闲的要算爷爷奶奶们,他们有的在小广场上跳舞,有的在唱歌。
10.可是,就在两家结成了儿女亲家之后,熊汝霖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在诏书和公文的遣词造句上打压贬低郑彩一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