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

词语解释
北伐[ běi fá ]
⒈ 向北方进军征讨。
⒉ 特指1926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因这次战争从广东出师北伐,所以叫北伐战争。
引证解释
⒈ 向北方进军征讨。
引《左传·僖公九年》:“齐侯 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 山戎,南伐 楚,西为此会也。”
《南史·宋明帝纪》:“﹝ 沉攸之 ﹞率众北伐。”
《三国演义》第四四回:“吾自离 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
⒉ 特指1926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因这次战争从 广东 出师北伐,所以叫北伐战争。
引许地山 《人非人》:“他想:她也是一个北伐进行中的革命女同志,虽然没有何等的资格和学识,却也当过好几个月战地委员会底什么秘书长一类的职务。”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脱颖自北伐,初胜 湘江 曲。秋风扫落叶,铁军声威立。”
国语辞典
北伐[ běi fā ]
⒈ 向北方用兵。
引《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寡人北伐山戎。」
⒉ 民国十五年,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军阀的战役。民国十五年,国民革命军在蒋总司令中正领导下,进讨北洋军阀,至十七年统一全国,史称为「北伐」。
英语the Northern Expedition, the Nationalists' campaign of 1926-1928 under Chiang Kai-shek, against the rule of local warlords
德语Nordfeldzug (1926-28) (V)
法语Expédition du Nord
分字解释

※ "北伐"的意思解释、北伐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北伐的造句
1.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壮举,也才。
2.北伐之时,误判军情,踌躇不前,未见敌军,惶恐自溃。
3.周世宗除了文治,武功也是一流,他一生戎马,南征北伐,南面他仅用半年时间,就将后蜀西四州(秦州成州阶州凤州)归并入大周版图。
4., 数年之后,待孟德养得兵强马壮,粮草无忧,便可以引军北伐,尽占冀州幽州。
5.雄材大略的周世宗于显德六年北伐,兵不血刃而收三关,契丹震恐,仓皇北遁,“幽云十六州”。
6.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壮举,也才。
7.后目睹国家四分五裂之现状,与志同道合的好友刘琨折节读书,枕戈待旦,闻鸡起舞,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致力于北伐恢复中原。
8.雄材大略的周世宗于显德六年北伐,兵不血刃而收三关,契丹震恐,仓皇北遁,“幽云十六州”。
9.1920年5月,以朱德为旅长的云南护国军,因四川督军熊克武阻挠“北伐”,发动了“倒熊”战争。
10.,眼看自己殚精竭虑筹划的北伐计划已成泡影,忧愤成疾,背上长疽,病情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