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

词语解释
检察[ jiǎn chá ]
⒈ 检审被检举的犯罪的事实。
英procuratorial work;
⒉ 检查;稽查。
英examine;
引证解释
⒈ 检举稽查;考察。
引《后汉书·百官志五》:“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国朝置天文院於禁中,设漏刻、观天臺、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察。”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天下四万万人之材性, 长素 岂尝为其九品中正,而一切检察差第之乎?”
⒉ 特指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
例如:检察和审理案件。
⒊ 察找,寻找。
引《晋书·曹摅传》:“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羣官检察,莫知所在。”
国语辞典
检察[ jiǎn chá ]
⒈ 稽查、查看。
引《续汉书志·第二八·百官志五》:「里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
近查看
分字解释

※ "检察"的意思解释、检察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检察的造句
1.他在检察院是出了名的刨根问底专家。
2.这种装聋作哑、视而不见,不光是检察院存在这种现象,其他的司法机关也有这种现象,包括公、检、法。
3.即使在检察官藏匿开罪证据并让人蒙冤入狱的情况下,公民也无力迫使检察机关承担其未能培养合格律师的负责。
4.陈检察官对罪犯的审问刀刀见血,不容罪犯狡辩。
5.该报告说,在全部参加竞争66个区级法官,检察官和侦查员的参考人员中,学生们发现了25人被断定为作弊者,他们的考试结果作废。
6., 经过调查,检察官已洞察出其中的隐情。
7.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借鉴前苏联经验,创立了新中国检察制度。
8.通过人才的培养、使用和输出,打破陈规,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对检察事业发展的可塑之才大胆吸收引进,充实完善人才队伍。
9.我有一个工作认真负责让我骄傲的爸爸,他是个性格鲜明、正直廉洁的检察官。在我心中,他是一个可亲可敬又可爱的好爸爸。
10.南昌“铁检”以检察建议督促发案单位“亡羊补牢”?南昌铁路运输检察分院检察长丁高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