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

词语解释
伯父[ bó fù ]
⒈ 父亲的哥哥。
英uncle; father’s elder brother;
⒉ 称呼和父亲同辈而年长的男子。
英uncle;
⒊ 古代天子称同姓诸侯。
引证解释
⒈ 周 王朝对同姓诸侯的称呼。
引《书·康王之诰》:“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顾,绥尔先公之臣服于先王。”
孔 传:“天子称同姓诸侯曰伯父。”
《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国语·吴语》:“昔 吴伯父 不失,春秋必率诸侯以顾在余一人。今伯父有 蛮 荆 之虞,礼世不续,用命孤礼佐 周公,以见我一二兄弟之国,以休君忧。”
韦昭 注:“此 晋 述天子告让之辞…… 吴伯父,吴 先君。”
⒉ 父亲的哥哥。
引《礼记·曾子问》:“巳祭而见伯父叔父,而后饗冠者。”
《释名·释亲属》:“父之兄曰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又曰伯父。伯,把也,把持家政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你伯父常时説起,都説侄少爷是很明白能干的人。”
⒊ 称呼跟父亲辈分相同而年纪较大的男子。
国语辞典
伯父[ bó fù ]
⒈ 古时天子对同姓诸侯的称呼。
引《仪礼·觐礼》:「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
⒉ 称谓:(1) 用以称父亲的哥哥。(2) 用以称年纪较长于父亲的人。(3) 用以称同学或朋友的爸爸。
引《礼记·曾子问》:「已祭而见伯父、叔父,而后飨冠者。」
英语father's elder brother, term of respect for older man, CL:個|个[ge4]
德语Onkel (älterer Bruder des Vaters) (S)
法语oncle
分字解释

※ "伯父"的意思解释、伯父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伯父的造句
1.而萧红在第二次离家出走去找汪恩甲确实是走投无路,她因劝诫大伯父不要涨农户租金惹怒家人,在姑姑和小婶的帮助下才逃了出去。
2.伯父不愧是大学教授和著名学者,技艺超群强记博闻天南地北古今中外。
3.不过依小侄看,不出几年,伯父定然能够建立盖世功勋。
4.更有甚者,当他说话时,你会感觉到他可以怡然自得的和你目不识丁的伯父在村庄的树**凉处谈论部长级别的政策。
5.她听到了伯父去世的消息,不禁潸然泪下。
6.此时如果遇到蚰蜒,后果不堪设想。被吃了之后只能火化蚰蜒的屎放进骨灰坛里,我家里人不知道会作何感想。“伯父,这是吴邪的屎灰盒,你们节哀。”胖子真做的出来这种事情。南派三叔
7.小侄王襄拜见伯父,但愿伯父福寿无疆,华颜永驻,长生不老。
8.出自西汉时期,鸱目虎吻豺狼的王莽处心积虑,沽名钓誉,以抚育亡兄的儿子,衣不解带侍侯生病的伯父,博得了“孝”。
9.身居伯父家,无论条件怎样优越,都不免有一种假途灭虢之感。
10.除夕之夜,他遥想伯父在冰天雪地的黑龙江,身边无一亲人,因而无法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