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

词语解释
寄托[ jì tuō ]
⒈ 委托别人照料。
例寄托侍者。——唐·李朝威《柳毅传》
寄托孩子给别人看带。
英entrust to the care of sb.; leave with;
⒉ 寄理想、情感于某人或某事物上。
英place hope on;
⒊ 托身,安身。
例无可寄托。——《荀子·劝学》
英settled place for life; take shelter; settle down;
引证解释
⒈ 见“寄託”。
国语辞典
寄托[ jì tuō ]
⒈ 委托、付托。
引《三国志·卷四〇·蜀书·李严传》:「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身责重,思得良伴。」
近委托
⒉ 依托、安身。
引《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托。」
⒊ 文学家寄情托兴,借题发挥。
引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学词途径》:「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
⒋ 法律上指当事人一方以物交付他方,他方允为保管之契约行为。
分字解释

※ "寄托"的意思解释、寄托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寄托的造句
1.打开记忆的线索,回忆爱情承载思念寄托,有我们风筝的天空,有我们脚印的沙滩,都是我们美好爱情的见证。亲爱的,情人节快乐,天天开心。
2.据记者了解,孟姜女这一恸哭,不仅惊天动地,而且改变了齐国风俗,至今山东淄博一带的中老年妇女仍然长歌代哭,以孟姜女传统曲调来寄托哀思。
3.《儒林外史》所表现的正是吴敬梓亲身所历所闻,也寄托了他看重文行出处、鄙视功名富贵的高尚情操。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若用于形容人心,则应取诗中寥廓之意,固然没有可供寄托之灯塔,却有沙漠的一望无际。
5.不要去听那些声音,你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
6.这是一个非主流的日子,让哀思得以宣泄,让缅怀可以寄托,让心灵寻找宁静。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不是愁绪,而是深深的思念,别忘托细雨把问候遥寄。
7.一刹那的寄托有什么结果,帘外骤雨哀悼我们脆弱。林若宁
8.资产阶级预言家们把中国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新中国第四代青少年身上,那只能是白日做梦。
9.秋天悄无声息地来了,迈着轻盈的步子,带着收获的希望和喜悦。稻子成熟了。金灿灿的稻田,那一串串饱满充实的稻穗,承载着的,是农人一年的寄托和梦想。
10.清明节,宣泄下哀思,缅怀下寄托,宁静下心灵,流露下真情,雨,纷纷下,把愁绪冲刷,把深深的思念显露!祝你节日快乐,永远幸福!